越过戈壁,越过高山,运-20翱翔于联合军演的天空。龙贻飞驾驭“鲲鹏”,将自信定格在世界镜头里。万钧之重、毫厘分秒之间,那英勇身姿和坚毅神情,成为他耀眼的青春瞬间。飞过平原,飞过山川,运-20背负着英雄回家。接到赴韩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任务,运-20首位女机长李凌超凝视着飞行航线:“再一次来到前辈们曾战斗过的这片天空,带着他们的遗骸回家,这是何等光荣的使命,又是何等沉甸甸的托付!”那天,李凌超送给自己8个字:“壮志凌云,超越自我。” 举一反三,退役离队时带走涉密纪念品,离开办公室未能及时锁门,发朋友圈时标注地理位置,随手拍的图片中出现涉密场所或装备……这些行为表面上看是“无心之举”,实则是思想松懈、法治思维不牢的表现。因此,一时大意、事多疏忽,这些都不该成为造成失泄密风险隐患的借口。时时不忘保密,事事须知敬畏。在工作生活中,广大官兵要时刻绷紧保密之弦,遵守保密法规,严守保密纪律,培养良好习惯。要加强对《军队保密条例》等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尤其对条令法规要求的保密工作重点、细节必须记准记牢,在工作、训练、生活中认真落实到位,时刻牢记军人身份,注意个人言行,不可疏忽大意。在落实法规制度上,绝不能打折扣、搞变通、想当然或抱有侥幸心理。同时,要组织官兵及时跟进学习各类典型案例,了解最新窃密泄密手段,增强辨别能力,筑牢思想防线。 该旅“雪域之巅—2022”群众性练兵比武创破纪录活动中,数百名体能尖子同台竞技。在五公里武装越野比赛中,下士郑月强在最后时刻突然发力,率先冲向终点,摘得桂冠。陈明亮摄高原的春天,是一年中相对温润的季节,特别适合官兵锻炼体能。近日,驻扎在雪域高原的西藏军区某旅组织了一场“雪域之巅—2022”群众性练兵比武创破纪录活动。为了备战比武,官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火热的军体训练氛围令人心潮澎湃。体能训练应时刻围绕打仗需要来准备。除了跑步、俯卧撑、单双杠等军体课目外,他们还将拳击、武装越野等能够提升官兵灵活性、技巧性、对抗性的课目纳入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广泛开展擂台挑战、越野接力等形式多样的小竞赛、小比武来磨砺官兵的体能。 为进一步正规保密工作秩序,该部定期开展保密教育,增强官兵保密意识。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查纠违规使用、保管不当等问题,确保涉密资料载体管理使用规范有序。如今,大家用工作笔记本进行记录的同时,能看到提醒保密的醒目警示语。“我从事的工作涉密程度较高,单位的这些务实举措,让我们工作起来心里更加踏实了。”那名助理员由衷说道。“连长,咱们连的保密硬盘找不到了,我忘记放哪了……”前不久的一天,听着连队文书电话里焦急的声音,正在训练场组织训练的第82集团军某旅王连长顿时急得冒出了汗。匆匆与组训骨干进行交接后,他急忙赶回连队。 “此次联合空军开展陌生地域成建制伞降训练,旨在提高特战队员全时全域作战能力。”刘辉介绍,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全时全域作战要求更高、战场环境更严酷,必须加快提升特战队员实战技能,确保部队全时待战、随时能战。“今年以来,我们多次组织特战小队低空伞降训练。此次固定翼飞机伞降训练,特战小队按照整体行动携装要求,进行成建制伞降,探索创新战法训法。”该旅领导说。据了解,该旅连续3年联合空军某部开展伞降训练,借鉴吸收空降部队大飞机伞降训练经验,研究特战伞降行动方案;联合空军某部集智攻关,不断优化伞降训练内容和方式,探索创新特战小队分段编组、快速集结行动样式。同时,他们针对多种作战样式展开课题研练,破解成建制伞降协同作战难题,全面锤炼特战队员复杂环境下实战能力,部队战斗力稳步提升。
龙贻飞第一次知道“鲲鹏”,是在初中语文读本上。“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看到这样浪漫奇绝的文字,龙贻飞不禁为古人的想象力感叹。今日回望当年那一幕,龙贻飞仍感慨万千:“即便是把想象力放大一万倍,当时的我也想不到有一天人生会和‘鲲鹏’这两个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年轻的运-20一级机长,和“鲲鹏”一同乘风而起,龙贻飞越来越理解“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的厚重内涵。“鲲鹏”,足够大,足够重,也足够强。在人民军队这张名片上,如果说运-20这样的“强军号”是青春封面,那龙贻飞这样的“强军一代”就是青春封底。 乘“舟”腾云向“天宫”。5月10日凌晨,文昌航天人用一次完美的发射测控任务拉开新年度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大幕。 心理、体能、技术……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必须在各方面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快到极限的时候也想放弃,但咬牙突破之后,你会感觉进入到另一个境界。”在空中无数次高速滑翔、翻滚……龙贻飞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我是第一个飞出去的!”翻开龙贻飞的日记,“放单飞”那天,他激动的心情跃然纸上。驾驶战机缓缓滑出,龙贻飞给机务战友一个手势。战机腾空而起的瞬间,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被分配到运输机专业时,教员对龙贻飞说:“平台无限宽广,关键看你能不能胜任。”直到多年之后,龙贻飞才真正理解了教员这句话的含义。 据了解,这些“兵支书”有勇挑村(居)重担的巾帼女兵,也有2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的模范老兵,更有刚刚接触基层工作的新人。他们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党建等方面分享成果、交流经验,以直观的数据、鲜活的案例,晒成绩亮美景、找差距立标杆,鼓励更多“兵支书”进一步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不但村民纷纷回乡就业,就连邻村人也来村里企业上班了。”东柴庄村80后“兵支书”张帅,讲述自己带领村民从家庭式作坊起步,发展成拥有40多家企业2000名员工的奋斗经历,赢得阵阵掌声。什方院网格党支部书记、90后“兵支书”刘婷婷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她介绍了“挖掘村居风土人情和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给人以思考。新华办事处陈坟居“兵支书”陈滨,通过“整合土地、投资项目、招引企业等促进村民增收”的举措,更是让人啧啧称赞。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日前发布消息称,随着天津市疫情防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为逐步有序恢复机场地面交通,给旅客出行带来便利,自4月下旬开始,天津滨海机场陆续恢复因受疫情影响暂时停运的部分地面班线。截至5月9日,共有四条地面班线恢复运行。机场至蓟州班线,机场每天的发车时间为10:30、12:30、14:30、16:30、18:30、20:30;蓟州每天的发车时间为05:00、06:20、08:20、09:50、12:50、14:50。机场至武清班线,机场每天发车时间为09:00、11:00、13:00、15:00;武清每天的发车时间为11:00、13:00、15:00、17:00;机场至通莎客运站班线,机场的首班发车时间为08:00,末班发车时间为航班结束,间隔30分钟。机场至天津西客运站班线,机场的首班发车时间为08:00,末班16:00,间隔60分钟。
“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军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官兵通过多种形式学习交流讲话精神,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习主席的关怀和期望,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建团之初,工兵团便开始了长达8年艰苦的国防施工任务,最终圆满完成任务,2010年荣立集体一等功。正是在高原国防施工实践中,团队创造了以“宁可让生命透支,决不让使命欠账”为内涵的“钢铁工兵”精神。可是,团队第一批全程参与国防施工任务的老兵已经在2019年退役,大部分官兵都是从团史馆里、思想政治课上了解团队的光荣历史。“钢铁工兵”精神、“一等功团”荣誉在年轻官兵心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卢晓光想,随着高原国防施工的历史慢慢走远,像他这样的年轻官兵真的难以感同身受。 和其他步兵战车一样,“博苏克”装有烟雾弹发射器和7.62毫米口径并列机枪,能有效杀伤敌有生力量。车上也配备有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使用的是以色列研制的“长钉”远程型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不仅能对主战坦克实施攻击,还能打击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攻击机。在提升通信、感知能力方面,“博苏克”步子迈得较大。借助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数据链、战场管理系统、车辆自检系统、激光告警系统、与北约通信系统兼容的数字化无线电台及C4I系统等,它可实现车际、单车与其他作战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实时数据传输。双向稳定瞄准系统、车长周视瞄准系统、红外热像仪等观瞄手段的使用,使该车拥有较强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各部队要注重监管、强化管理,通过发放保密提示卡、张贴警示标语等,营造浓厚氛围,时刻警醒官兵。适时开展安全形势分析,梳理各类问题隐患,尤其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治整改。对重点岗位涉密人员,要常教育、常提醒、常要求,教育引导他们对待日常工作不浮躁、不懈怠,确保安全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随着整改措施的相继落实,该旅共有12名直招军士调整到专业对口岗位,骨干作用很快显现。通信专业毕业的直招军士肖俊飞“回归”担任电台操作使用课目教练员,在前不久上级组织的通信专业考核中,他所在连队取得了该课目及格率100%、优秀率93%的好成绩。从地方院校直招军士入伍,对提高士兵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重要意义。但要清醒地认识到,直招军士重点招收的是部队紧缺、技术复杂、培训周期较长的专业技能人才,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专业对口、充实基层、招用一致、保障重点。不难看出,要想让直招军士这个群体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坚持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
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支撑。调整改革以来,该旅列装多型新装备,专业岗位增加10余种,训练课目增加30多个,对训练保障尤其是场地要求也水涨船高。他们紧盯练兵备战新要求,以“科技+”“网络+”推动训练场地升级换代,建成综合化、智能化、仿真化的“数字练兵场”,新老装备同场训练,专业训练一体推进,有效破解练兵场地保障难题。该旅着眼未来作战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采取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方式,统筹各专业训练需求,规划现有场地设施,进行体系化升级。他们依托VR、AR等技术手段构建仿真训练体系,引入激光报靶系统、导弹模拟操作系统、网络对抗系统等平台,战训耦合、考评一体,科技练兵质效稳步提升。 【案例回顾】上等兵小张备考已有半年时间,之前成绩一直很稳定,学习状态也比较好。最近,他感觉自己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几次模拟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考期一天天临近,想到自己现在的状态,小张感觉很焦虑,不仅变得沉默寡言,还出现失眠、厌食、多汗、心慌等症状。【心理解读】小张的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饱和现象”,是指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从而产生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反应。如果这一现象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出现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反应。因此,出现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时要及时调节。下面为备考战友们介绍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在农村的第3年,命运转折的曙光乍现。湘潭一家军工厂的招工干部听说胡晓峰擅长打篮球,于是,他凭着这门“技艺”成了一名军工厂学徒工。那一年冬天,胡晓峰抱着“不错过机会”的态度参加了高考。在数百万考生中,他凭借着在长沙一中积累的老底子脱颖而出,成功考入长沙工学院。“从来没敢想,我的‘从军梦’‘科研梦’竟然同时实现了!”时隔整整40多年,胡晓峰回忆起这段往事仍难抑兴奋之情。学问背后是品格,品格背后是信念。下海经商浪潮袭来,一些企业试图邀请胡晓峰“加盟”,但他不为金钱所动。“搞兵棋研发是兴趣也是使命!”在他心中,把人生梦想熔铸于教书育人之中,已超越知识、理论层面,而升华为一种情怀,一份担当。 近日,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团为了提高官兵在野外条件下的战场“耐受性”,抽组合成运输营到陌生复杂地域开展野外驻训,模拟未来战场环境开展班组战术、自救互救、战场车辆抢修等八个科目十二项内容训练,以实战实训的方式锤炼官兵,部队遂行应急支援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该团党委统一思想,突出“野味”和“战味”,把多余的“坛坛罐罐”清出驻训场,让官兵全心备战,一心练兵。为此,他们进驻之前成立了先期勘察组,在对驻地民情社情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对地形、地貌、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分析,再结合实地特点模块化配置宿营布局,提前规划设置出了“四区三所一场一部”、单兵战术组合训练区、驾驶专业协同训练区、装备修理维护保障区及适合全要素演练的综合训练场,实现资源整合共享的同时,确保了官兵一到驻地即可投入训练,进一步锤炼了人员装备适应战场应急应战能力。 在炮兵营指挥保障连,王辉发现另一名直招军士谭湘粤与胡小东有着相似的经历。谭湘粤在校时学的是通信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但缺乏实操经验,下连后工作迟迟没有起色。看着与自己同年入伍的战友有的成为组训能手、有的成为技术“大拿”,谭湘粤心里非常着急。恰逢连队文书退役,他便主动申请调整岗位,成了一名文书。“通信专业岗位空缺问题怎么解决?”面对王辉的疑问,指挥保障连指导员程光坦言,这个岗位其实一直由班长曲建涛兼任,而且“干得很好”。